动能过剩,求弓友大哥验证
说到“动能过剩”,很多人不认同这个说法。
我尝试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下所谓的“动能过剩”,不一定对,说错的地方求指正。
同样的皮筋,同样的拉距下,击发手法都相同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同样的皮筋使用大猪(比如10钢珠)和小猪(比如8泥丸)时,皮筋的弹性势能是相同的。
弹丸击发过程(松开皮兜至弹丸飞离皮兜),根据能量守恒:皮筋的弹性势能=弹丸的动能和皮筋及皮兜的动能,忽略空气阻力影响。
(假定此时的皮筋配置是10钢珠的正常配置)此时通过测速仪测速可以测出10钢珠和8泥丸的初速,也就通过功能公式可以计算出各自的动能。10钢珠动能-8泥丸动能=(需要弓友大哥验证此差值,可能数值较大)=带8泥丸的皮筋和皮兜的动能-带10钢珠皮筋和皮兜的动能。上式根据能量守恒。
此差值越大说明动能过剩的越多,因为10钢珠的皮筋配置的拉力对于8泥丸的正常配置来说大很多,但是这个力并没有更好的转化到8泥丸的动能上,而是更多地损失到带8泥丸的皮筋和皮兜上,而此时的带8泥丸的皮筋和皮兜上的动能就会由皮筋皮兜反复回弹来释放。而此回弹的过程中,就更可能会抽到手或者抽到弓头,弓臂弓门。抽弓头等容易使皮筋撞伤不耐用,抽手让手更痛!
请求有测速仪的弓友大哥验证一下!
个人判定动能过剩很简单,配置假设为:0.45/18-10/18拉90,打10mm泥丸,这准度和初速比较理想,如果拿这个打8mm普通泥丸,10米就飘,那么我认为这个配置对于8mm普泥丸来说,这个动能过剩了。
当然,你如果只是打5米距离且需要高初速,那么这个配置可以是合理。 长空 发表于 2023-9-15 2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判定动能过剩很简单,配置假设为:0.45/18-10/18拉90,打10mm泥丸,这准度和初速比较理想,如果拿这个 ...
我在解释动能过剩这个词怎么来的,小珠子想要高初速必须要动能过剩才行,高初速的准度控制考验技术。我今天玩的0.45,6.8左右拉伸比,2012,裁18,拉距90打10泥丸。我习惯了用2012这个锥度,其它锥度用着还不习惯。
动能过剩这个东西我觉得论坛里很多对这个词有偏执,我认为户外玩法不必在乎动能过剩这个命题,而应该更在乎你是否适应这个配置的问题。
在竞技场上,这个是需要注意的,他的确会影响弹道和稳定性,以及练弓者的体验。
所以,只要8珠以上,你用能拉的动的配置的情况下,我觉得影响不大,所以,个人认为这个话题对于户外没有多大意义。 hongniu1234 发表于 2023-9-15 23:57
我在解释动能过剩这个词怎么来的,小珠子想要高初速必须要动能过剩才行,高初速的准度控制考验技术。我今 ...
你这个配置是我个人常用的配置,0.45/18裁长,2012锥度打10磁泥,初速应该在90-95之间。
泥丸我觉得不太合适大锥度,因为质量太轻,泥丸不够圆等因素,个人认为0.45/1810/18长拉90%的极限可兼顾速度和准度,我经常那这个配置下老鼠,远距离40米我也经常打。初速在90出头。
对比之下,个人认为1810和2012锥度对比,更加适中打10mm泥丸,个人经验之谈。 我还以为是不同厚度打想同珠子,对比0提升才是过剩 骨灰2413 发表于 2023-9-16 00: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还以为是不同厚度打想同珠子,对比0提升才是过剩
不同厚度肯定有提升,只是多少而已!
长空 发表于 2023-9-16 0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个配置是我个人常用的配置,0.45/18裁长,2012锥度打10磁泥,初速应该在90-95之间。
泥丸我觉得不太 ...
我要兼顾使用寿命,我皮筋都是由长玩到短!
长空 发表于 2023-9-16 0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动能过剩这个东西我觉得论坛里很多对这个词有偏执,我认为户外玩法不必在乎动能过剩这个命题,而应该更在乎 ...
我只能拉动3500克以下拉力的配置
hongniu1234 发表于 2023-9-16 00:50
我要兼顾使用寿命,我皮筋都是由长玩到短!
{:4_142:}{:4_142:}{:4_142:} hongniu1234 发表于 2023-9-16 00:50
我要兼顾使用寿命,我皮筋都是由长玩到短!
{:4_142:}{:4_142:}{:4_142:} 弹弓界所谓的动能过剩,说白了就是大马拉小车。同款的皮筋回弹速度是一样的(不论它的配置多大多小)。当皮筋的一种配置能够将一种弹丸加速到最大时速后,再加大的配置并不能再增加弹丸的速度,这部分增加的皮筋配置就是弹弓界所谓的动能过剩。 山东渔郎 发表于 2023-9-16 08: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弹弓界所谓的动能过剩,说白了就是大马拉小车。同款的皮筋回弹速度是一样的(不论它的配置多大多小)。当皮 ...
一般来讲弹丸多大速度才算是最大速度呢?同样可以用带10钢珠的配置去测试,弹丸重量从大到小,如果测试到8泥丸的初速>9泥丸的初速,那按照你的说法10钢珠的配置去玩9泥丸不算动能过剩!
山东渔郎 发表于 2023-9-16 08:17
弹弓界所谓的动能过剩,说白了就是大马拉小车。同款的皮筋回弹速度是一样的(不论它的配置多大多小)。当皮 ...
首先动能本身就没有定义,我觉得动能的问题是个相对的问题,必须有个先提条件,例如:初速、弹道、拉力、距离、需要达到多少焦耳等等
就如同你要把8珠加速到多少才能满足你的要求,如果你要求把8珠加速到200+初速,那么我觉得弹弓就不存在动能过剩的问题。
反之,你只要90初速,那超过90初速所剩余的部分才能称之为过剩。
我个人认为,弹动能过剩的定义还是影响到弹弓发挥了,才能被定义为动能过剩,1632圆皮四股打10mm泥丸到底存在不存在动能过剩?我觉得看你怎么打而已,如果是前后手不加以手法,用固定方式的瞄打,一定抽手,会影响你的发挥,所以可能会存在动能过剩,但如果是甩手扣腕动态击发,我觉得完全不存在动能过剩,哪怕用2040四股原皮,也是可以做到动能匹配。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3-9-16 18:03 编辑
所谓动能过剩,其实可以很简明地阐释——皮筋拉力增加N倍,钢珠动能并不能相应增加N倍,只是小于N的M倍,越往上M/N越小。
M=f(N)是一个増函数,图像越往右越向下弯曲,有一个上极限。但它没有拐点,没有明显的弯曲处。因此,到哪点为最佳,从哪点开始才算“动能过剩?一直无定论。众说纷纭,动摇动能过剩论的根基。
我在 发表于 2023-9-16 10:35
所谓动能过剩,其突可以很简明地阐释——皮筋拉力增加N倍,钢珠动能并不能相应增加N倍,只是小于N的M倍,越 ...
真有学问{:4_132:} 动能过剩,就如同血压过高,肯定要说高于140/90的是高血压,总要有个标准限值,你不能说头晕就是血压过高,那感冒了头晕咋办?但是动能过剩是给不出来这个值的,又如一个词语叫“什么率”,那肯定是由分子除以分母得出来的一个值,这是交流沟通的基础,所以我说动能过剩是民科提出来的。
只要学过中学物理,很容易明白,弹弓的势能,大致是钢珠和皮筋组按质量来分配,皮筋组一定会带着一部分动能,钢珠初速越大皮筋组带走的动能必然越多,如果配置不变,希望钢珠速度快,就只能用小珠子,如果希望威力大,就用大珠子分配更多的势能给钢珠。 提出动能过剩的不仅仅是民科,还是江湖骗子。
同一副皮筋,速度越快抽手时越痛,速度越快皮筋寿命越短,为什么非要弄一个日常说话极难用到,但是9年制义务教育的人都听说过的词“动能”?而且还要加“过剩”?这帮民科的意思,实质就是要想皮筋不抽手,就要你钢珠速度不能太快,这就是动能过剩这个词的丑恶。不要相信。 长空 发表于 2023-9-16 09: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动能本身就没有定义,我觉得动能的问题是个相对的问题,必须有个先提条件,例如:初速、弹道、拉力、 ...
有道理
我在 发表于 2023-9-16 1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谓动能过剩,其突可以很简明地阐释——皮筋拉力增加N倍,钢珠动能并不能相应增加N倍,只是小于N的M倍,越 ...
有道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