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发表于 2024-10-26 15:55:51
再补充一个:拉极限那付泄力快。
回力★
发表于 2024-10-26 17:42:44
我在 发表于 2024-10-26 15:55
再补充一个:拉极限那付泄力快。
同样的拉力拉距内,直条与锥扁比较,俺臆想:
锥扁的小头端,如果不被超极限拉伸,那钢珠的初速,不可能比直条高。
这样一来,你为何不玩直条更简单呢?
我在
发表于 2024-10-26 20:13:10
回力★ 发表于 2024-10-26 17: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样的拉力拉距内,直条与锥扁比较,俺臆想:
锥扁的小头端,如果不被超极限拉伸,那钢珠的初速,不可能 ...
奇怪了,风牛马不相及,咋纠缠这个问题呢?哦,你以为锥度皮筋是因为小头达极限的原因?锥度高初速,是另一个论题了。
我在
发表于 2024-10-26 20:27:08
以往大神的理解力不错的呀,今天怎么感觉不在状态了呢?
我上面说的,拉极限的皮筋,只是在近极限那一小段有劲。这个“一段”是指收缩过程,而不是指皮筋的一段。
你把我上面的第四幅图,左右对调反过来看就是了。
好了,不想再多说了。你既然无测速仪,就应该听听我测试情况才对。我本想说说,但你不相信我的话,我若说,空口无凭你也是不信。而我又没兴趣玩短视频。
我想,我已经把我的意思说清楚了,你理不理解,或相不相信,我都无话可说了。
pc-hifi
发表于 2024-10-26 23:40:31
我在 发表于 2024-10-26 10:08
除了储能,当然还有其它因素影响珠速,比如锥度。
对于同一付皮筋来说,当然是拉极限速度更快,因为拉力 ...
以渔樵一贯的严谨作风,应该是实际测试过了!
那俺也臆想一下:未达极限的皮筋假设是7倍拉伸比,至少也得拉到6--6.5倍的长度吧?拉到4--5倍肯定没戏!
我在
发表于 2024-10-27 00:11:49
pc-hifi 发表于 2024-10-26 2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渔樵一贯的严谨作风,应该是实际测试过了!
那俺也臆想一下:未达极限的皮筋假设是7倍拉伸比,至少也 ...
对商家标称的倍数不用太紧盯,相信自己的感觉,匀速拉伸,拉到弹力陡然增大处,再退回点即可,若未达自己拉距,则裁长点,反之剪短点。打几付便确定下来了。
pc-hifi
发表于 2024-10-27 00:18:08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0-25 15:26
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追求拉极限?标称6.5倍拉伸比的皮筋,如果真拉到6.5倍的长度,实际上小头估 ...
6.5倍拉伸比的皮筋拉到6.5倍的长度,大小头都是6.5倍的拉伸。
小头最先到6.5倍,拉不动变绳了!依次类推,最后大头拉到6.5倍拉不动变绳。
结果就得到一根不能拉伸但有收缩力且长度是原来6.5倍的绳子!
回力★
发表于 2024-10-27 08:57:49
pc-hifi 发表于 2024-10-27 00:18
6.5倍拉伸比的皮筋拉到6.5倍的长度,大小头都是6.5倍的拉伸。
小头最先到6.5倍,拉不动变绳了!依次类推 ...
这就是同样拉力拉距下,锥度皮筋比直条皮筋初速高的原理。
俺臆想:如果钢珠加大,不断加大,是原来的两倍重、三倍重、四倍重……,就不一定锥度初速高了。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0-28 08:06:58
pc-hifi 发表于 2024-10-27 00:18
6.5倍拉伸比的皮筋拉到6.5倍的长度,大小头都是6.5倍的拉伸。
小头最先到6.5倍,拉不动变绳了!依次类推 ...
你这个说法,是靠的想象推论出来的,我做过很多次实验,用的普3的皮筋裁下的小窄边,做好标记(拉长时,标记也会变宽,标记取中也一样精确),在保证不拉断的情况下,可以拉到8倍。但是用宽条,是很难拉到超过6.5倍的。如果按普3的6.5倍拉伸比标称,用所谓的拉极限,实际上,就是用小头的超限度使用。等同于在做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破坏性实验。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0-28 08:15:50
想起最近玩了一段时间大拉,按5倍拉伸比使用率,140拉距,绑长28,打11泥丸,可以用泥丸单面穿红牛罐。初速够用,稳定性也高,10米红牛罐很少脱靶。基本一副皮筋可以打3百多发。还不用担心脆断。如果超级喜欢暴力,加皮筋锥度、厚度不就得了,为什么非要做那个皮筋的破坏性使用?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10-28 09:24:12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0-28 08:15
想起最近玩了一段时间大拉,按5倍拉伸比使用率,140拉距,绑长28,打11泥丸,可以用泥丸单面穿红牛罐。初速 ...
昨天户外溜达了一圈十次机会斜握大拉20-40米的目标0中。。。让我破防了,户外原因太多斜握不够稳定那怕打靶啪啪啪真的户外远距离散步还是太大,痛定思痛我现在决心转横握大拉了:lol,一转横握练靶十米四公分靶30中28,十米距离六米高的高靶红牛罐全中,十五米十中八,二十米十中六,体验后觉得横握更适合大拉距使用也不用很歪头,以后斜握还是短拉或小中拉玩玩吧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10-28 09:27:49
回力★ 发表于 2024-10-26 17:42
同样的拉力拉距内,直条与锥扁比较,俺臆想:
锥扁的小头端,如果不被超极限拉伸,那钢珠的初速,不可能 ...
玩直条的话为何不直接圆皮呢?圆皮不就是直条卷起来么:lol,为了省力及提高初速圆皮还玩起了拖挂扁皮直接改变了锥度 原理是一样的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10-28 10:00:03
我在 发表于 2024-10-26 15:46
我错了,不应该拿拉弓储能说事,就应该说撒放,说弹力做功加速。
如果有两付皮筋,一付拉极限另一付没有, ...
之前我也有测速的,除了皮筋长度不同(相差1-2公分),别的配置及拉距相同的两幅皮筋在同拉距的测速表现差别不大,既然如此就应相应多裁1-2公分拉力轻了更稳定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10-28 10:18:29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10-28 10:00
之前我也有测速的,除了皮筋长度不同(相差1-2公分),别的配置及拉距相同的两幅皮筋在同拉距的测速表现 ...
补充一下,也不能太长了,在拉距中发挥皮筋9成最好,稳定性及威力结合及寿命最优化的选择
我在
发表于 2024-10-28 11:37:36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10-28 10:18
补充一下,也不能太长了,在拉距中发挥皮筋9成最好,稳定性及威力结合及寿命最优化的选择 ...
当然不能太长了,拉伸比太低,不充分发挥它的性能,只靠加厚加宽增加拉力,自身重量占比就过大了。
我在
发表于 2024-10-28 11:41:26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10-28 10:00
之前我也有测速的,除了皮筋长度不同(相差1-2公分),别的配置及拉距相同的两幅皮筋在同拉距的测速表现 ...
反思这个问题,我感觉不太值得讨论。因为各人拉极限的标准不同,有的人根本就没有拉到拉力陡增,所以我说那些都白说。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10-28 11:44:53
我在 发表于 2024-10-28 11:41
反思这个问题,我感觉不太值得讨论。因为各人拉极限的标准不同,有的人根本就没有拉到拉力陡增,所以我说 ...
也是 {:4_147:}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0-28 11:55:36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10-28 09:24
昨天户外溜达了一圈十次机会斜握大拉20-40米的目标0中。。。让我破防了,户外原因太多斜握不够稳定那怕打 ...
我感觉大拉的关键点,就是捏兜,只要捏兜顺了,比中拉要好操控的多:taikaixin:
回力★
发表于 2024-10-28 12:29:23
本帖最后由 回力★ 于 2024-10-28 12:33 编辑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10-28 09:27
玩直条的话为何不直接圆皮呢?圆皮不就是直条卷起来么,为了省力及提高初速圆皮还玩起了拖挂扁皮直接 ...
圆皮一般要换弓。
四股还好,弓易找易做。
两股的弓,较麻烦。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4-10-28 12:58:01
虚实之间 发表于 2024-10-28 10:18
补充一下,也不能太长了,在拉距中发挥皮筋9成最好,稳定性及威力结合及寿命最优化的选择 ...
我问过那个大拉沉默,她的拉距是130,皮筋长度是28。按她说的算法,是:拉距/5+2。为什么这么用呢?肯定是追求稳定性啊,当然了,目标不一样,各取所需,贴吧上有位弓友说,只要打1百发皮筋还没断,就需要剪短皮筋,直到皮筋寿命调到50发左右,才算合适。直接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