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本帖最后由 宁弓 于 2022-5-17 15:43 编辑

坛主置顶的帖子引用了隔壁老王的"综合拉伸比"理论,并且根据这个理论在页面结出了自动计算绑长的方法.原贴如下:
https://www.aiguilai.com/thread-8496-1-1.html

由于隔壁老王是原"扁皮吧"管理员,这个理论广被传播,我认为此理论是极不严谨的,修正后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然而也是非常狭窄的,而且对弓友对皮筋的认识是有误导作用的,有必要认真批判.

一切错误,都源自老王对"原始拉伸比"概念的错误认识,在这个错误的前提下,他发明了"延展指数""综合拉伸比"的概念以及一套计算方法,但由于理论的前提认识就是错误的,不管你使用什么微积分还是对数函数的方法,不管看起来多高大上,所推导的结论都必然是错误;

(一)  皮筋拉伸比是什么?

    皮筋的拉伸比在一般意义上,有两个概念:

    生产技术指标概念,叫做"扯断伸长倍数",也就是一段皮筋一直扯到弹性形变与塑性形变都没有了再加一毫米就只有断的份的时候,这个伸长倍数. 假设这个倍数是7.2;这个数字是真正严谨的有参考意义的"拉伸比".同一批出炉的皮筋,不管它切0.4厚,还是切4.0厚,不管你1厘米宽还是1米宽,只要你使用足够的力量(例如一辆重型卡车)去扯,在中间部份一定是这个倍数(两边的问题先忽略).

    皮筋卖家的概念,一般指1厘米宽的皮筋,用力拉扯看看能拉到多少倍,人力扯的力量达不到扯断的程度的,因此这个数字只能说是很薄的皮筋接近"扯断伸长倍数",可能是6.9倍, 如果是很厚的皮筋(例如是2.0MM厚),估计卖皮筋的家伙只能扯到5.5倍了.要是弓商把同一批皮筋剪成2313的小头13MM长,有可能只能拉到6.8倍了,那么,这个"拉伸比"应该是多少倍? 这是不严谨的.

(二)  尝试对理论进行修正

    写到这里, 你们应该明白了, 老王理论中的"原始拉伸比"从基本概念上就是不严谨的,这个"原始拉伸比"在达到它真正极限前, 与扯这段皮筋去测试的人的力有关系,力气大它拉伸比就大,力气小它拉伸比就小,差别很大.同样力气去拉,弓友测试皮筋的时候用力去扯13mm宽他就是6.5倍,扯23mm宽,它就是4.45倍. 那么,我们能不能这套理论进行完善与修正?

    1 添加一个测试拉仲的力大小的计算元素可以吗?   不够,即使你有精密的测力磅,你测试"基础拉伸比"的时候到底使用几磅力才合适?
    2 测试自己的实际打弹弓时的拉力?   用力扯是不对的,大部份弓友打弹弓时的力量与能扯出来的力量不一致.用力拉能拉20磅可我实际捏皮兜珠子只能拉5磅啊,自己能实际最大捏的力量与打精确的力量又不一样,不管如何,还是能大约测定的. 但问题来了,测试2cm长与实际20cm绑长拉力是不一样?当然不一样,还是不足够.
    3 我们再添加一个长度前提,即测试条件为"5磅力15CM长的皮筋组",嗯,已经接近这套理论所须要的前提了.

    没错,经过修正,如果弓友可以认真测定自己打弹弓能扯多大的力(这可不容易),使用上面介组的方法准确测定这个"原始拉伸比",再去计算自己绑长了. 但问题来了,既然你都有精确的测力磅还裁了实际长度的皮筋去测了15mm的皮筋的"原始拉伸比",何苦还多此一举去计算什么"大头拉伸比"? 直接裁一条23mm宽15cm长的皮筋使用5磅力去测试不就行了?何苦左算右算得出4.45的结论还有误差呢? 等等,还有更简单的方法,直接裁一条2313锥度长15cm的皮筋使用5磅拉力,看它能拉多长,不是既简单又准确吗?   

    等等等等还有,  实际应用时的5磅的拉力真的准确吗?  皮筋从裁剪时与用力拉开后的拉伸比是变化的而且还很大,皮筋在使用过程中也是一直变化的这个变化还不小,皮筋在中午到黄昏的温度变化相应的拉伸比也是变化的......这些变化值完全超出了可计算的范围.

    等等等等等等...还有更重要的事, 以上修改后的理论还只是适合不喜欢拉极限的一般弓友的前提下讨论,对于喜欢拉极限的弓友来说,这套理论直接就是彻头彻尾的错误而且有重大误导性,他们会疑惑:按照计算出综合拉伸比,自己能轻松拉满2412啊,为什么我打不出弓自在的威力来?  永远理解不了弓自在"手法"的秘密,就是不管小头还是大头,都是拉到极限拉伸比的. 这套理论既让弓友对皮筋的初速认识更加迷糊.

(三)  结论
    隔壁老王试图创造一套使用弓商给出"拉伸比"结合自己要使用的锥度,就能准确计算出相应的绑长的方法,是既不准确的,又多此一举的. 建议弓友还是根据老老实实自己绑长一点儿裁短一点儿慢慢试比较合适,啥理论都不好使.

举报 使用道具

共 16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2-6-2 19:54

断草流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5-17 15:46:53 - 广东珠海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天乐
举报 使用道具
练弓不辍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2-5-17 18:26:43 - 江西南昌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自己先拉一下算一算,定好裁长,少量做几副皮筋用用,觉得不合适适当调整就是。
举报 使用道具
九连环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5-17 20:07:39 - 河北石家庄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我不知道,也没怎么打过扁皮,就觉得这个综合拉伸比实际上是个剩皮筋的套路,没有发挥出皮筋的威力
举报 使用道具
谦弓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5-17 20:23:23 - 贵州贵阳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可认为:天乐制作的这个“计算器”非常科学。

它、给新弓友们找到自己“合适”的皮筋配置框定了一个范围,让新弓友少走很多弯路,同时节省了很多时间和钱钱。顶天乐!
瞎评本帖:
一、对皮筋出厂“标定"的拉伸比,是如何测定的,小可不知,但、臆断楼主也不知(凭小可的认知,标定拉伸比一定涉及一个“弹性限度”概念)。
二、皮筋有了锥度后,标定的拉伸比就只能是个参考参数。从而产生了“综合拉伸比”。
三、弓自在、永不可能将锥度皮筋的大小头都拉足出厂标定的拉伸比。就算一付皮筋只打一发。
四、既然本帖的结论是:自己去试。那、在天乐的计算结果附近试,总比天一棒地一锤的去试容易“找准”自己的配置。

愿、这堆胡言乱语不会坏了楼主发帖的积极性,也不会留个马屁精的骂名。
举报 使用道具
断草流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5-17 21:52:24 - 广东汕头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谦弓 发表于 2022-5-17 20:23
小可认为:天乐制作的这个“计算器”非常科学。

它、给新弓友们找到自己“合适”的皮筋配置框定了一个范围 ...

先读懂再评论,谢谢。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力★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5-17 21:56:46 - 中国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太长,大致看了下。

我的观点,直条拉伸比是几倍,锥度拉伸比也得是几倍,锥度皮筋才能增速。否则,同样的拉距同样的拉力,锥度皮筋可能不会增速,说不定还会减速。
举报 使用道具
谦弓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5-17 22:24:45 - 贵州贵阳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宁弓 发表于 2022-5-17 21:52
先读懂再评论,谢谢。

小可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支摸差?
举报 使用道具
断草流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5-17 22:46:45 - 广东汕头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谦弓 发表于 2022-5-17 22:24
小可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支摸差?

有空我修改一下行文风格,如果阁下都能看懂,应该所有人都能看懂了。
举报 使用道具
谦弓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5-17 23:54:26 - 贵州贵阳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宁弓 发表于 2022-5-17 22:46
有空我修改一下行文风格,如果阁下都能看懂,应该所有人都能看懂了。

如果小可看不懂的,可能、大部分人看不懂。
感觉有点骄傲自满
举报 使用道具
逆光而行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2-5-18 11:38:33 - 广东茂名 | 显示全部楼层
弓友说的拉伸比,是指皮筋拉到一定的倍数时,拉力与拉距比值突然增大,拉力拉距不再是正比关系,拉到这个位置就是“极限”,这个参数还是很有意义的
举报 使用道具
断草流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5-18 12:10:54 - 广东珠海 | 显示全部楼层
唏嘘的猪肉佬 发表于 2022-5-18 11:38
弓友说的拉伸比,是指皮筋拉到一定的倍数时,拉力与拉距比值突然增大,拉力拉距不再是正比关系,拉到这个位 ...

1 拉力在任何一个拉伸比上,都不是线性增长的,不信你去实验一下.
2 这个参数作为皮筋性能特点的一个参考, 当然有意义. 至少你能知道6.5倍与5.5倍的差别非常大.
3  这个参数是不可靠的, 大多数宣称自己6.5倍拉伸的皮筋,有可能实际是7倍的,因为弓商知道弓友扯不开,写6.5倍.  也有些皮筋商宣称自己皮筋7倍的, 实际8倍的都有, 例如"某结金兰"皮筋. 必须自己买回家自己测定.
举报 使用道具
天乐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5-18 18:45:58 - 甘肃兰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测试过,自认为靠谱,写出来给需要的弓友参考
举报 使用道具
断草流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6-2 12:15:12 - 广东珠海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乐 发表于 2022-5-18 18:45
我自己测试过,自认为靠谱,写出来给需要的弓友参考

这种方法有相对适应性.
举报 使用道具
平平凡凡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2-6-2 18:40:01 - 广东东莞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平平凡凡 于 2022-6-2 19:24 编辑

例如,一截2公分弹簧,拉到约十公分,产生最佳回弹力,拉伸比约为1:5  .随着在10公分拉伸值继续拉伸,最佳回弹力会渐减弱,最后是拉成无回弹力的一条铁丝。这是拉伸比的意义。
同材质的弹簧,小弹簧跟大弹簧这种拉伸比基本相同,只是多大的拉力才能拉到产生最佳回弹力的值。标这个值,提醒用者根据自己需要去选择而已。皮筋拉开后滞留时间越长,回弹力也会渐弱。弹簧拉开后时间长了也会有这现象,只是不会像皮筋这么明显,这么快,咋这么长篇大论的废话!大惊小怪,小题大作。
举报 使用道具
断草流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2-6-2 19:42:27 - 广东汕头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凡凡 发表于 2022-6-2 18:40
例如,一截2公分弹簧,拉到约十公分,产生最佳回弹力,拉伸比约为1:5  .随着在10公分拉伸值继续拉伸,最佳 ...

大多数弓友像你这样想,所以打不出皮筋威力。
举报 使用道具
平平凡凡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2-6-2 19:54:50 - 广东东莞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平平凡凡 于 2022-6-2 19:59 编辑
宁弓 发表于 2022-6-2 19:42
大多数弓友像你这样想,所以打不出皮筋威力。


依我以上所说原理,同样材质与规格,打不出大威力,就这三点:要么是拉不到位,要么拉过头了,要么滞留时间长。
可有弓友依你说法打出大威力?我这里有喜欢玩重配大威力的,如果方便,你也可过来跟他切磋交流一下。
举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 扁皮短拉多锥度不同钢珠初速测试
  • 我对弹弓的认识
  • 弹弓新手总结:弹弓的瞄准,皮筋选择,以及
  • 扁皮筋多锥度不同长度初速测试
  • 扁皮配置表,仅供参考

明星用户

  • 下了海总积分:8539主题数:45 精华数:4
  • 丛林手术刀总积分:11354主题数:385 精华数:3
  • 无向弓总积分:6920主题数:172 精华数:3
  • 天明看海涛总积分:4279主题数:47 精华数:3
  • 简约不简单总积分:2762主题数:18 精华数:2
  • qq360512883总积分:884主题数:4 精华数:2
  • 斐沃总积分:11006主题数:8 精华数:2
  • 昵称总积分:1130主题数:1 精华数:2
  • xczsl总积分:5174主题数:69 精华数:1
  • 湿地青衣总积分:22240主题数:874 精华数:1

小黑屋|手机版|爱归来弹弓论坛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144号 陇ICP备17000548号 )

联系邮箱:tianle@aiguilai.com

GMT+8, 2025-5-19 05:51 , Processed in 0.055192 second(s), 42 queries , Yac On.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上传,网站举办方负责审核和监督,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欢迎邮件联系,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